《烛之武退秦师:一种抗争史上的传奇》 -凯发一触即发



我们当年在上初中语文课的时候,都学过一篇经典的古文散文《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现在的学生应该是高中时才学了),估计每个人都曾经背过这篇文章(我本人就经历过硬背过关这一痛苦场景)。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春秋列国时期、晋楚两大强国争霸期间,围绕着晋、楚、秦、郑等诸侯国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精彩的军事和外交斗争,体现了春秋时期诸国之间复杂性和戏剧性的关系。



《左传》的作者、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左丘明,用组织严密、波澜起伏、逻辑透彻的文字,为我们生动描绘了这场两千多前的外交斗争,并重点突出了文章的主人公——烛之武对当时时局的洞若观火、以及非同常人的辩才和逻辑思维,赞扬了他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



郑文公害怕晋文公会在大享礼上归罪甚至拘押自己,以报复郑国对王室的背叛,可是不知为何,晋文公好似没事人一样,根本没有提起城濮之战时郑国的背叛往事,对郑文公不冷不热的,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郑文公虽然疑惑不解,可是心里多少也放下心来,认为晋国是看在周天子的面子上,同时考虑到晋郑同宗的原因,估计是要放郑国一马了。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冬,晋文公假周天子之命(这个“假”不是假冒,而是代替的意思,晋文公已经受天子策命为诸侯长,拥有了召集诸侯、号令主盟的权力),召集中原诸侯: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卫大夫叔武(代替被晋文公惩处过的卫国国君卫成公)、莒君,在郑国的践土(河南原阳)举行会盟,东道主郑文公也被召唤前来参会。在会盟中,晋文公当之无愧地被推举为诸侯盟主,而天子周襄王的代表也应邀参加盟会,参会各国都发誓遵守晋文公的号令,共尊王室。晋文公从此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当之无愧的霸主(第一位是齐桓公)。



参加过会盟后,郑文公返回国都,在他看来,自己都已经奉晋文公为霸主,老老实实发誓守盟约了,这下晋国应该不会再记仇,出兵讨伐自己了吧?可是事情没那么简单,晋文公虽然明面上没有立即动手对郑国发动征讨,暗地里早就开始准备伐郑,以泄私愤。



为什么晋文公作为诸侯霸主,却很有失身份地撕破脸皮,硬是要出兵征讨对晋国已经畏服了的郑国呢,其实郑文公心里多少也有数,当年他确实是做得不地道,而晋文公和郑文公之间的恩怨往事,就要从五年前、即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说起了。



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在逃亡时路过了郑国,于是至国都拜见郑国国君郑文公,想要获取一些帮助,并补充些许饮食,以便继续赶路(本来重耳也没准备在郑国常住)。郑文公于是召郑国正卿、同时也是自己异母弟的叔詹前来商议,看究竟要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这个流亡的晋国公子。



在和叔詹商议时,郑文公鉴于重耳流亡多年,还正受着弟弟的追杀(指重耳的弟弟晋惠公夷吾因为稳固君权的原因而追杀流亡在外的兄长),朝不保夕,并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不值得帮助,于是主动发表意见说:



“晋公子叛父君而逃亡在外,已经十八年了,对国家没有贡献,对父君也不孝顺,这样不忠不孝的人到什么地方都不受人欢迎,所以才屡遭饥饿。我们郑国不欢迎他,也不必以礼相待!”



叔詹觉得郑文公这么做有失国家形象,同时也不符合国君的身份,显得太小家子气了,是劝郑文公说:



“晋公子虽然流亡在外,但是有‘三助’,为上天所佑,将来必定回回国为君,国君您还是不要怠慢的好!”



而五年以后,郑文公才知道,自己当年是怎样的愚蠢和短视,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作死般地为自己以及郑国树立了一个多么大的的仇敌!



重耳到达楚国后,得到了楚成王热情的接待,并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来礼敬他,这让流亡十八年的重耳受宠若惊,甚至在和楚成王的交谈中做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诺。之后,重耳又辗转来到秦国,和自己的姐夫秦穆公结成联盟(秦穆公正妻是重耳的姐姐穆姬),并迎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文嬴,非穆姬所生),两人从郞舅变成了翁婿。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正月,在秦军的支持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及其亲随们渡过黄河,重回阔别已久的晋国,并迅速取得了令狐(山西临猗)、桑泉(临猗临晋镇)、臼衰(山西解州)等地晋国国人的支持。重耳的侄子、晋国国君晋怀公大惊失色,急忙派大夫吕省、郤芮率军迎战。可吕省、郤芮并没有和重耳交战,而是阵前倒戈、归附了重耳。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二月,众叛亲离的晋怀公得知军队倒戈后仓惶出逃,从绛都逃往高粱(临汾尧都区),二月十六,重耳率群臣抵达晋国故都曲沃,晋国的大夫们得知重耳在曲沃后,纷纷从绛都赶来朝见。在曲沃,重耳参拜了祖父晋武公(曲沃武公)宗庙,然后在武公庙正式即位,这就是晋国第二十二任晋侯,也即是五年后打赢了晋楚城濮之战、成为了新一代诸侯霸主的——晋文公!







历经艰辛之后,烛之武终于见到了秦军统帅秦穆公,之后的事情,就是我们初中(或者高中)语文课上所学习、背诵的经典场景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危险,对秦穆公侃侃而谈,详尽地分析了此时秦、晋、郑三国所处的复杂局面,并毫不避讳地说明即使郑国灭亡后,难保晋国不会对秦国下手,那样“亡郑”、“陪邻”、“舍郑”这三种选择,都是对秦国有害而无益的。而保存下郑国,对秦国必然有好处。而且当年晋惠公在位时,秦晋两国的关系恶劣,晋国多次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损害了秦国的利益。说明晋国贪得无厌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将来必定会再一次“阙秦”。



烛之武最后总结说:



“秦国远在关内,而郑国地处中原,秦国怎么能轻易越过别的国家而将郑国的城池长久地收入囊中?君上(指秦穆公)您自然知道这件事很难。相反,晋国就在大河以北,晋、郑仅一河之隔,君上您做不到的事情,晋君却轻易可以做到。所以说,这场战争只对晋国有利。晋国的实力一旦增强,等于削弱了秦国(秦军东出的行动愈发困难)。而一旦占领郑国后,晋君的野心必然还会继续膨胀,谁也不敢保证他接下来会不会向秦国下手。因为不损害秦国的利益,晋国下一步向哪里扩展地盘呢?君上您为什么不能放弃对郑国的进攻,从而为秦国保留一个东路上的朋友呢(东道主一词的由来),希望君上您多多考虑这件事!”







烛之武对于秦、晋、郑三国目前形势的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句句话在理,并且细思之后还有隐隐约约使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让秦穆公觉得秦国此次出兵,搞不好是被晋国当枪使了。秦穆公意识到如果晋国过于强大,就会危害到秦国原定的东出中原、争霸天下的计划。于是,有如大梦初醒般的秦穆公对点醒自己的烛之武十分感激,隆重设宴加以款待,还对烛之武厚加赏赐以酬其功。



明白过来后的秦穆公立即决定绕开晋国,私下和郑国订立盟约,再命杞子、逢孙、杨孙这三位秦国将领留在郑国,协助郑国军队戍守都城,抵御可能来自于晋军的进攻,自己则率领大军即刻撤回国内,脱离了对郑国的围攻。



之后,还在围攻郑国的晋军发现秦军已经不战而退,并且留下了一部分军队协助郑国守城,抵御己方的进攻,顿时十分恼火。晋国大夫狐偃请求晋文公立即发兵追击秦军,以惩罚秦国的背叛。



晋文公此时也大致了解到了秦穆公撤军的真正原因,自己忽悠姐夫兼老丈人的计划应该是被识破了,于是没有同意诸大夫们的意见,还罕见地认为他们要追击盟友秦国的主意不妥,并解释说:



“没有秦国的援助,就没有寡人的今天。依赖别人,反过来又伤害别人,这是不仁。像夷吾(指晋惠公、晋文公的弟弟,也是在秦国支持下继位,反过来就落井下石损害秦国利益)那样过河拆桥的事情,寡人做不出来。现在秦军已经撤兵,并且秦君和郑国也订立盟约,还留下军队帮郑国守城,攻伐郑国的事情不好办了,我们还是撤兵回国吧!”



于是,晋军也解除了对郑国的包围,在晋文公的带领下班师回国,郑国社稷终于转危为安。



虽然晋文公已经从郑国撤军,但是心里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当年流亡时在郑国受到的侮辱还历历在目,总要想法子从郑国找回尊严和权威才能消除心头的恨意。



郑文公当年有三个夫人,生了五个很受宠的儿子,但都因事而早死。郑文公因为嫡子们早亡而对其余庶子怀有怨气,把诸公子都赶出郑国。其中有一个叫公子兰的儿子流亡到晋国,服侍于晋文公座前,很得晋文公信任。这一次晋文公出兵围攻郑国,公子兰也随同晋军一起参与对自己的母国的作战,而且行事小心谨慎,没有做任何私下勾结郑国国人、对晋军不利的事情。晋文公于是想立公子兰为郑国太子,作为自己在郑国的利益代言人,从而掌握郑国。



自从秦穆公被烛之武的说辞所打动,秦晋两国先后从郑国撤军、伐郑之役半途夭折之后,晋国和秦国从晋文公继位以来的亲密关系就不复存在,彼此间充满了猜忌和怨恨,只不过因为晋文公本人对于秦国和秦穆公始终抱有一丝愧疚和歉意之情,两国之间已经貌合神离的盟友关系才勉强得以维持。



在郑文公去世那一年,即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冬十二月,七十高龄的晋文公也带着诸侯霸主、列国盟长的尊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给继任者、晋国太子驩留下了一个欣欣向荣、强盛无比、君臣上下团结一致的兴旺大国基业,太子驩即晋襄公。



晋襄公即位后,继承君父遗志,继续对外开拓晋国的霸业,这使得他名义上的外祖父秦穆公(晋襄公的嫡母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不过晋襄公的生母是狄人)所制定的“东出中原”计划遭受了重大挑战,晋国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穆公不能实现东出函谷关,到中原称雄的夙愿。晋、秦两国的关系,在晋襄公在位时期迅速恶化,并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秦穆公趁晋、郑两国都处于国丧期间(郑文公、晋文公都在上一年去世)、无暇顾及外部局面的机会,派出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率秦军远袭郑国,企图和帮助郑国戍守都城的杞子、逢孙、杨孙三位秦将里应外合,拿下郑国,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中原腹地。但谋事不密,秦军的行动先后被郑国、晋国得知并做出反应,只得半途讪讪而返。



在秦军撤军回国抵达崤山(河南陕县以东)之时,遭遇了以“秦国无礼、出兵伐丧”(春秋诸侯国作战礼仪,对于有国丧的国家一般不出兵攻打,叫“不伐有丧”)理由动员了全部六军主力的晋襄公所精心设计的伏击。而为了占据道义制高点和激起晋国国人的作战勇气,晋襄公穿着丧服(为晋文公服丧)亲自从军出征,参与对秦军的作战,这使得晋军上下斗志昂扬、同仇敌忾,在崤山打得没有防备的秦军尸横片野、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秦军大将都被晋军俘获,晋军在晋襄公的率领下,夺取了对秦国作战的空前胜利!



————这,就是我们学生时代,在高中语文课中所学过、背诵过的另一篇《左传》经典散文——《殽之战》,而这场两千多年前的战争,就是下一篇文章我将要叙述的故事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5111.html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