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百龄洁牙粉怎么样,台湾百龄洁牙粉怎么样啊 -凯发一触即发
绿染金鸡谷
为排遣心中愁怅,自闯王陵折返驻地途中,我们特意去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金鸡谷。 金鸡谷自然保护区位于九宫山西侧金家田,我们来时己时午后,寂静的景区管理所唯有售票和守门者数人。 园内是环形线路,景区入口即出口。入园前行即樱花沟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深潭。“鄂南第一龙潭”刻于潭壁,潭上铁索桥牵扯,两侧山溪汇集,赏“虎啸龙吟”石韵,观宛如一线穿珠之飞瀑,顿觉神清气爽,秀色可餐。
顺峡谷再沿坡梯踏上“龙门桥”,我们看到又一壮美景色——“双龙瀑布”。妻喜山水,只顾高兴拍照,我则悠哉游哉,慢读细品。原来这条清溪也有个不俗的名字,叫“玉龙投峡”。
攀过此境,视野豁然开朗,樱花沟就在眼前,可惜错过了季节,这里只见许多树而看不到花了。前行见一硕大石壁上爬满了百年粗藤,形成天然的“紫藤壁画”。 紫藤也叫白藤,开紫白色的花。这幅数千平方米的灰褐色夹杂黄白色巨大壁画,山川风物,图案复杂,堪称一绝。 一路观瞻,又有发现:一株千年紫杜鹃傲然挺立,是为奇也。右侧石壁上悬着一株丛生青冈栎,树干紧抱巨石,悬而不坠,其下方便是人行小路。仔细观察,这株丛生青冈栎共有八根,每根粗约20公分,其根系顽強地扎进石缝,紧紧搂抱住这块欲坠的危岩,堪为特哉。
此行真有眼福了,前方五百米处又见到第二条瀑布,当地人称“仙女簸米”, 其落差竟有二百多米,由溪、泉、瀑、潭组成。瀑高约130米,连天接地,连续五叠。崖顶上的一块岩石,犹如一位仙女,那翻腾不尽的银色珍珠徐徐下坠,的确宛若仙女簸米矣。 顺坡攀上凉亭,便见到环行标识了,以亭为界,起始与终点均在此亭。 右行上坡即“进士坟”。是附近谢家村谢玉树父子二人合葬墓。如此偏僻的小村落,清朝竟有父子二人考中进士,实属罕见。 再向上攀援就可看到形神兼俱之金鸡岩了。在原始森林的峡谷中,矗立一座近百米高的石峰,峰顶有块七八米高的金黄色岩石,酷似一只金鸡站在那里,对着东方,昂首翘尾,引颈长鸣。 大自然神奇造化,令我等感叹不已。鸡鸣之声尚未听见,寂静的空谷岂可只有脚步声?顺石阶绕行下山途中,同伴们放开喉咙狂吼一阵,感觉甚是畅快。
金鸡谷自然保护区是由森林与峡谷构成的绿色世界。这里群峰高耸,古木参天,这里生长着红豆杉、钟萼木、香果、鹅掌楸、紫茎等25种。森林公园有野生动物160多种,兽类36种,17种野生动物为湖北新发现,据说比张家界还多7种哩。 樱花沟珍稀植物园,位于金鸡谷的山谷盆地中,约为40亩,沿溪谷两旁带状分布,1985年建园至今先后引进了40多种名贵的珍稀植物,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作为抢救性保护措施,一些濒危植物也来这里“落户”了。
出园前,面向龙潭,在溢流坝前洗把脸,感觉真惬意。在城市的污浊空气里呆久了的人,能偷闲来到深山,在峡谷与清泉边游走,真可谓身心沐浴了。 还有一点值得说道: 我们来时没吃午饭, 跑到空旷的游客接待中心讨饭吃, 热心的管理员找来一人做饭,我们在厨房里东翻西找凑菜,共同完成了一顿午餐。饿了, 饭没蒸熟, 冻鱼也沒烧透, 仅几样小菜,竟觉得好吃极了。
哦,金鸡谷,令人留念的金鸡谷!
悠游石龙峡
观山景,看流泉,赏异木,石龙峡应为首选。 石龙峡是九宫山风景区之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铜鼓包西侧的三峰山北麓。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山谷,海拔高程1400米至500米。山道弯弯,曲折迂回,面包车自九宫山顶一路绕行下到半山腰,伙伴们紧张得不行。 入园先看游览图,感觉不错,但有些担心体力不支。导游介绍说,景区以石阶、石径贯通,石阶约5000级,最大坡度45度;石径宽一米,石阶石径以花岗石料石砌成。跨越山溪之石拱桥七座,铁索桥二座、跳石、栈道各一处。桥头多建有平台,可供游人休息。
原来,石龙峡景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奇石、寿木和大片混交林群落为主,统称“翠寿坡”。下部就是以溪水和瀑布为特色之石龙沟了。
领略石龙沟风韵,倾听溪水与瀑布之交响,我想,此境非但养眼,肯定也悦耳养神吧?! 沿陡峭石阶行走一段,便有状况:人未至,声先闻也。 最先映入眼帘乃“龙源” 瀑布,悬约50米,看那半圆形山岩,两侧相距约30米,崖顶瀑布飘然坠落,注入清澈见底的圆形水潭,在西口奔涌注入山溪。斯时伫立或打坐,听流泉,聆鸟鸣,岂不快哉! 随意游走,一路攀爬上行,左顾右盼,那份闲适与惬意,非身处山林峡谷者莫能体验。
石龙沟溪东有一巨石兀立,状若著宽肩大袖的老者,拱手面崖。传说这是懒拙和尚的化身。懒拙和尚,不知其俗家姓名,原为明朝末年进士,后出家礼佛浪迹山林。懒拙到石龙沟后,见奇石流水,人迹罕至,遂在此野居,“饮酒不醉,赋诗不存”。 缘何?原来此地有很多拐枣树。拐枣是饮酒防醉的佳品,口含拐枣喝酒就不醉。据说这懒拙和尚吟诗作词,常有感而发,但不愿传世,书后既焚烧。溪流西侧的巨石,就是他的焚诗台。唯有一首赠诗因写在一把扇上被流传下来,诗名《九宫山》: 行行行至老山腰,足踏云关万虑消。 瓦缶煎茶燃叶竹,崖泉流水洗牙瓢。 重重叠叠云千片,曲曲弯弯路一条。 此处上方应不远,担头风月自家挑。
石龙沟内,还有几座石桥:谓“吴钩”、“印月”、“宝带”、“大观”。大观是石龙沟中桥面最为宽阔的一座,其上还建有桥屋哩。 这正走:观瀑自是悦目事,赏桥却须心底宽。 沟中之树,极为奇特。它多生于石缝之中,根盘虬曲主干异形,令人惊讶。遗憾的是,我等均是植物盲,非有标识者不知为何树种或科目。 先说石龙沟之“翠”。
这里汇集了九宫山95科、274属、536种木本植物中的60%,国家级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伯乐树等三种;二级保护的有鹅掌楸、花榈木、篦子三尖杉、永瓣藤等四种;三级保护的有白辛树、紫茎、天竺桂、楠木、黄山木兰、黄山花楸、青檀、华榛等八种;湖北及华中省级的有双盾木、云锦杜鹃、长蕊杜鹃、金缕梅、水丝梨、青钱柳、大血藤、黑壳楠、紫楠、檫木红枝紫、仿栗、南紫薇、毛红椿、湖北海棠、湖北苦枥木等三十余种,林内还有众多的蕨类植物,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广泛颁布于林下树上,危崖峭壁,沟边潭旁。说翠,还因为这里观赏植物种类繁多,据查达400种以上,五彩缤纷的观赏植物争奇斗妍,将翠寿坡装扮得分外娇娆,使这里四季如春。
石龙沟内有组合景观“一瀑、一潭、二桥一栈道”,颇有诗情画意:一道50米的铁锁桥,名为“锁云”。桥下涧水奔流,人在桥上俯视,触目惊心。桥的另一端连着栈道,以钢材锲入峭壁石崖,铁板为阶,共213级,呈45度的斜坡。其下为跨溪石桥曰“观瀑”。桥为石拱曲拱半圆,如在溪上圈起一条玉带。人在桥上,凉风习习,涛声振耳,水雾扑面。其瀑曰“龙湫”,高达60米,宽愈20米;崖下清潭,白石碧水,直抵桥下,潭曰“石龙”矣。
再说石龙沟之“寿”。一是这里地形优越,地貌奇特,没有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蚀,人为破坏干扰亦少,故而保存了很多古老孑遗类植物,如伯乐树,篦子三尖杉、香果树、核桃、鹅掌楸、紫茎、青柳等很多国内单一种属。按种的起源而称“寿”,当之无愧;二是现存百龄以上古树不胜枚举,这里山脊幢云如盖,沟谷古木参天,林涧藤萝如织,林下台藓多多,充分显示原始森林之品相。沿着新修的条石旅游小路蜿蜒而下,沿途古树奇木连片成群,树姿奇特而古雅,着实堪称奇绝。据初步统计,这里百岁寿星多达1000多株,松科、樟科、金缕梅科等就在沿路右侧的山谷中,途中可见。 翠寿坡称“寿”,还缘于中草药资源丰富,珍贵的有竹节人参、黄连、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灵芝等,开发利用为民造福,岂非寿乎?!
石龙沟虽是人为开发的景区,但林、泉、溪、瀑、潭自然之美,本身构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风情画卷,辅之以路、桥相衍,使游客行走畅快、安全,岂不美哉!
(原创/三峡孬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1277.html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