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发展怎么样,忻州发展变化 -凯发一触即发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 忻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郑连生
70年波澜壮阔,70年沧桑巨变。在新中国披荆斩棘大步飞跃的70年中,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忻州与祖国同行,与山西共进,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欣欣向荣的历史性巨变,从僵化封闭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忻州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自觉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要求,大力实施“1661”发展战略,坚决冲破“地域、交通、经济、文化、思想、战略”六大封闭,坚持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发展、谱新篇,明确了忻州作为全省“六大主战场主阵地”的发展定位,开启了忻州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亲临忻州,在忻州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进一步为忻州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忻州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形象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与全省一道,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
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确立脱贫攻坚举市体制,全力实施“3659”脱贫攻坚策略,农村贫困人口从建档立卡初期的46.74万人下降到5.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81%降到2.28%,6县脱贫摘帽,贫困县与非贫困县比例实现结构性突破,连续3年脱贫成效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全市搬迁797个村,销号533个村,行政村布局优化取得历史性突破。
我们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做大做强杂粮品牌,农业种植实现结构性突破,“中国杂粮之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新能源比重实现结构性突破;非煤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煤与非煤工业发展实现重大结构性突破;民营经济gdp占比超过50%,经济体制实现结构性突破;全力打造文旅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打造五台山、雁门关(长城段)、管涔山—芦芽山3类3处世界遗产为重点,忻州构建“龙型”旅游格局取得突出进展。
我们着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东进西联南融北合开放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和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五台山机场通航、大西高铁原平—太原段开通运营、忻雄高铁规划建设、五台山机场临时口岸开放和忻州海关设立获批,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通铁路,忻州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口岸开放时代。
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五城联创”,13县(市)8镇创建国家卫生城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忻州的美誉度、宜居度和城市竞争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城乡人口实现结构性突破。不断提高卫生保障水平,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8%。坚持以“改革、规范、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中小学办学模式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初中教育强腰工程,忻州教育事业迈出重要步伐。
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把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挺在最前面,把“一把手”的第一责任挺在最前面,从严抓班子、抓纪律、抓作风、抓典型、抓基层,全市党员干部自觉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从严正风肃纪,取得并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展现出“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新风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忻州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忻州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锻造文旅“三大板块”、生态环境治理、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六大主战场主阵地”的发展定位,持续推进一系列符合忻州市情特点的新的伟大斗争,推动忻州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全面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转型发展摆在战略位置,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三大目标”,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深入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增强拓展新局面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要持续深化并巩固“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成果,把握改革主动权和新机遇,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动能。全面推进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开发区、国企国资、旅游景区(景点)、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等重点改革任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家重大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努力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坚持脱贫统揽,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加快“一都四乡”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全力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从严政治监督,持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胜利。主动对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推进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凝聚合力,确保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忻州篇章!
亮点之一 秀容新貌 五城联创 五彩缤纷
忻州气象年年新
如今的忻州,城北的云中河景区,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城南的秀容古城,文艺活动接连上演,游人商贩频频互动。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成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
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可以说,忻州从来没有这么意气风发过。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园林、智慧、文明、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为内容的“五城联创”的提出和实施,正是忻州气魄和忻州干劲的集中体现。
想当初,当忻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五城联创”,社会上不乏担忧之声。当城市建设者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登太行不罢休的拼劲,攻城拔寨,将国家级卫生城市揽入怀中后,极大地增强了忻州各项工作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的自信心。
每天都是新起点,每一年都有新跨越。今年,忻州全力冲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同时准备全国卫生城市集中复审迎检工作,并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忻州为政者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几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始终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出局的竞争压力,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加倍努力,就很有可能被标兵甩远、被追兵超越,甚至被淘汰出局。
作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五城联创”中,忻州市紧盯创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一把手成为“一线总指挥”,靠前指挥,把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一盘棋”思想得到贯彻,各部门各尽其能,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五城联创”成为最现实的干部作风转变工程。一批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形成了鲜明的干部任用导向,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干事氛围。
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忻州好大家才能真的好、忻州好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打造实现、人人可以作出贡献”成为了共识,涌现出了市民赵志刚将距今有142年历史的祖屋捐赠政府的义举,以此支持忻州古城保护改造工程以及对忻州古城历史文化研究。
“五城联创”让忻州净起来、绿起来、靓起来、快起来、美起来,走出一条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域创建、集成创建、联动创建的路子。这是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田园城市的先手棋,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落地忻州,也是忻州融入当今主流社会发展、对接先进发达地区的重要一招,更是发挥忻州后发优势奋勇争先的关键一环。
所有这些,都为2020年忻州全面摘掉贫困帽子、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经验、增强了底气,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五城联创”带来的重大变化,全面提高充盈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亮点之二 脱贫攻坚 搬出来 能致富
忻州做好“后半篇文章”
群众要脱贫致富,干部要脱皮掉肉。正是秉持着这样一种精神,在全省脱贫攻坚最大主战场忻州,截至6月底,已完成整村搬迁797个村,完成率100%,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完成拆除736个村、复垦533个村、销号514个村;搬迁对象落实后续扶持28217户74062人,累计脱贫53400人。多项指标全省领先,整村搬迁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安置房产权办证全国率先试水,被作为政策指引向全国推介。忻州市正以改革的精神全力做好整村搬迁“后半篇文章”。
产业就业是保障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在产业培育上,实施“9 9”产业扶贫工程,建成产业扶持项目351个,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17566人。在就业扶持上,打造了一批具有忻州地域特色的劳务品牌,整村搬迁对象中基本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是后续扶持的基础工作。忻州市79个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全部配套,新建卫生室25个、学校7所、幼儿园17所、活动室43个、其他公共服务设施80个,确保了安置区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完善。
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保障迁出地和安置地“两种利益”衔接统筹。在迁出地,权益不变,彻底打消搬迁户顾虑,旧房拆除22813户,腾退面积12520亩,宅基地复垦11093亩,同时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持久受益。在迁入地,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做好政策的接续,充分保障群众迁入新居的权益。
党建引领全过程,社会治理全跟进,建立了双五级治理机制。全市集中安置点新成立1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和99个党小组,新建10个社区居委会、59个村民小组、7个群团组织和16个群众自治组织,搬迁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明显增强。
此外,忻州市还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和“三农”普惠政策叠加落实、集中兑现,建立起全方位跟进、全过程保障的整村搬迁后续发展长效机制。2018年,忻州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9%,初次超过50%。
扭住后续扶持这个关键,忻州市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整合“政策包”、打包“项目包”、推出“金融包”,因地制宜安排项目,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亮点之三 特色产业 绿色成特色 优势变动能
忻州小杂粮演绎大产业
发展杂粮产业,忻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种植的杂粮共有15大类600余种,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的1/4;总产量约占全省的1/3。其中,红芸豆、藜麦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占到全省的80%以上、全国的1/3以上;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被中国粮食协会命名为“中国杂粮之都”。
现在忻州更是以“整市域、全品种”全力创建忻州杂粮“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面实施杂粮提档升级“2468”战略工程,强力推进杂粮全产业链开发,建设国家级杂粮市场,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农民脱贫增收。
根据区域优势和发展基础,忻州市将全市划分10大片区,出台了《关于发展有机旱作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广10项有机旱作综合集成技术,实施杂粮高产示范创建活动,相继荣获了“中国杂粮之都”“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等称号,初步形成了拥有忻州特色品牌、符合市场需求的杂粮生产格局。
与此同时,忻州大力构建杂粮加工业体系,培育龙头,提升整体能力。截至去年,全市共发展杂粮加工龙头企业162家,加工包装上市产品800余种,年销售收入34.7亿元;发展杂粮专业合作社1550多个,吸收带动种植户55万余户,杂粮商品率达到70%以上,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达到40万吨和25亿元。
特别是,忻州市以国际视野规划、以国家标准建设,打造集杂粮产品会展、交易、检测、仓储、加工、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打造全国重要的杂粮产品国际贸易平台。目前,“中国小杂粮商城”跨域电商平台已落户忻州并正式运营。
目前,忻州市累计投资10亿多元,建设占地1100亩的国家级杂粮大市场。项目集杂粮科技研发、人才培训、凯发一触即发的产品展示、品牌塑造、购销集散、市场交易、电商营销、美食体验、农旅观光等为一体,开工建设后,已有50多家省内外杂粮龙头企业签订入驻意向。
模范人物 “沉甸甸的谷穗” 沙万里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泥瓦匠起家的沙万里留下的是对自己抠门、做善事好事大方的名声。
这些年,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沙万里为扶贫济困、救灾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123万元,为兴学助教、扶助贫困学生捐款1230万元,为光彩事业垫资8000多万元,尽一己之力为追梦人圆梦,而自己衣着朴素,出门办事几十年都是骑自行车。他动情地说:“人多会儿也不能忘本,咱是靠党的好政策才富起来,回报社会,帮助别人,是咱作为党员的本分。”
一路创业一路奉献,不忘初心再立新功。沙万里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当选助人为乐“中国好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据不完全统计,他已荣获各类表彰奖励279次,收获锦旗、牌匾等各类荣誉性实物598个。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沙万里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请缨,帮扶一个500人至1000人的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在帮助繁峙县小砂河村整村脱贫后,他又接着帮扶西连仲村,投资210万元建起了防洪坝、蓄水池,让上千村民彻底告别“年年防洪年年受灾”的历史,在年底与全县贫困人口同步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的目标。
“让山里的娃娃们能有一间遮风挡雨的教室,让父老乡亲们早点摆脱贫困、过上好光景。”沙万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还力所能及,我就要在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宽肩膀” 刘桂珍
身材瘦小,说话细声慢语。刘桂珍看似文弱,却是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老老少少的指望和依靠。
41年的村医,29年的代课教师,23年的村党支部书记,16年的村委会主任。每一次只要是村里需要,她就挺身而出,挑起一副副重担。
1977年,作为村里第一个女高中毕业生,刘桂珍计划考学校走出大山。村干部上门动员她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刘桂珍一想父老乡亲平时就是打一针也要跑十几里山路,没有村医,看病非常困难,她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从此,她的命运与大山紧紧相连。
1988年,眼看村里十几个小学生就要失学了,刘桂珍又站到了讲台上,当起了代课教师。刘桂珍不计较微薄的待遇,一站就是29年,照亮了一村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
当选为村里的“领头雁”后,刘桂珍更是尽职尽责,一如既往地付出。20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雨越下越大,眼看就要成灾,她急急忙忙出门,组织留守老人和儿童安全撤离。等洪水退去,刘桂珍的孩子和老人却蜷缩在衣柜上,满地淤泥,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村民。
刘桂珍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大山,撑起了乡村一片天。现在段家湾村变得山清水秀。指着林梁山坡上满目葱茏的苗圃和药材,刘桂珍高兴地说:“赶上了好时代,段家湾整村脱了贫。有了这些产业,一年增收40多万元,村民收入翻了番。”
“落花生” 郭蒲生
花生现在是个寻常作物,而在上世纪70年代的繁峙县,当地人并不会种植。山西农大毕业的郭蒲生从晋南来到了晋西北,开始引进花生,手把手教会了当地农民种植这种“稀罕”的庄稼。
从1968年到1992年,郭蒲生在繁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连续工作24年。除了在全县推广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水稻高产种植、花生等新品种引进,他还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承包,创造性地开办了农业技术推广联合体。郭蒲生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承包制取代了“大锅饭”,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这种情况下,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也要跟上去,不然就跟不上形势,我就想到了技术承包。”具体说,就是以往年亩产为基数,郭蒲生对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农户,承诺保证产量,如果产量低于往年,不足部分由他补足。在这个成功模式的基础上,他又创办了“科技推广联合体”,轰动一时。
郭蒲生小心翼翼地拿出陈年的报纸。当年的新闻报道写到:截至1986年,繁峙全县技术承包面积累计达86万亩,推广新技术13项,使全县人均增产粮食330多斤,增收款150余元,培养科技能手2400多名,兴办技术推广联合体577个,涉及2万余户次,形成了新的科技推广体系,使农技推广工作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因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本版稿件:本报记者班彦钦 王利强 本版图片:郝智 孟建国 范涛 宫爱 版式/制图:刘铁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0187.html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