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实验学校(建华实验学校和十一学校关系) -凯发一触即发



2022年6月26日,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外,学长在迎接中考结束的考生。图文无关。 (视觉中国/图)



时隔半月,北京海淀家长刘晓谈起孩子幼升小的电脑派位结果时,仍然很高兴。“孩子运气好。”他说。



2022年6月29日,刘晓的孩子“二派”成功,“派到了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这学校在海淀算第二梯队,挺不错的。”



第一轮派位落空,刘晓心里还有些着急,没想到第二轮赶上了政策红利。



“政策红利”,指的是5月30日北京海淀区教委关于规范“公参民”学校的新政。新政规定,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等在内的7所民办学校将调整办学性质,转为公办学校。海淀区教委表示,7所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海淀公办教育总学位将增加一万个左右。



新政因七校中包含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等名校而引发关注。同一时期,陕西、杭州等多地不少知名民办学校也转设为公办学校。这场变化,影响了学生、家长的择校计划,也改变了老师、校长的教学、管理思路。





名校转公

民办学校转公,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两个方面。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马学雷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一是“上学免费,学校收入来源于教育财政拨款”,二是严格按照公办学校划片招生,不能再跨区抢生源。



以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为例,2021年该校的招生范围面向整个海淀区,今年转公后,该校只面向三个片区招生,即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羊坊店学区。



刘晓孩子所在的海淀区,采用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入学途径有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入学、民办校入学、派位入学。



家长可以填报多所平行志愿,志愿学校的数量根据片区学位数量决定。这体现了登记入学优先,就近入学的原则。但当登记入学学校的学位数量不能满足所有登记入学的学生人数,出现“爆仓”的情况时,学生会被调剂到其他学校。



第一轮派位中,刘晓孩子的第一志愿是海淀区五一小学,落空了。二轮派位时,则正好在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今年的招生片区里。



“转公”源于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当中提出,“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三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前两类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第三类学校在实现与公办学校脱钩后,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



海淀共有10所学校在“公参民”学校之列。目前转公的7所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需要调整办学性质。



由于7所转公办的学校办学质量较高,被视作“名校”,因此转制备受关注。具体而言,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将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将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将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2所公办校。



还有一零一实验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和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3所,属于公参民第三类,规范后可以继续保持民办性质。



前述7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均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具体转公方案仍在研究中,细节尚未向社会公布。



其中,人大附中分校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转公后,总体招生规模与往年基本持平。校招政策按教委对公办校的规定调整。”



和刘晓孩子的幸运不同,受同一新政影响,同样小升初的吴晓棠要回海南老家读初中了。由于非京籍身份,吴晓棠的父母起初设定的教育路线是,进入北外附校国际班就读,提前对接国外课程,高中后出国读书,跳出国内高考体系。北外附校转制后,原有的国际课程和国际项目取消,不少像吴晓棠这样的学生,升学计划被打乱。





老师们去哪儿

新政落地后,“民转公”学校的家长们操心的事还有其他。



以北京理工附中分校为例,起初,家长群里的确为省学费开心了一阵,但家长们很快转而担心教学质量下降。“从校长到老师,我们还比较满意。但这一年上千万的学费(往后)收不着了,担心会不会影响老师的总体收入,那老师会不会有一些流动?”该校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位家长转念又想,如果真有流动,应该也不会马上出现,老师可能会观望一两年。



很大程度上,师资决定着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信心。



以海淀为例,海淀区教委表示,7所调整办学性质的学校属于办学水平较高、人民群众认可的民办学校,其办学水平高正是因为有一支高质量的干部教师队伍。转公后,将最大限度地保持干部教师队伍的稳定,充分尊重原民办学校教职工的自愿选择,按现行公办学校政策做好多元师资配置,提供教育教学工作岗位,通过集团化办学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稳定教职工队伍。



马学雷指出,转公后,老师的出路有三条。首先,对于骨干教师,学校会向教育行政部门争取解决编制问题。但编制非常紧张,注定只能解决一部分老师的身份问题。这需要一两年的过渡期,有了编制之后,老师工资由学校自主决定改为国家核定。



此外,学校依然可以选择外聘方式留住老师。但不可避免,也有一些老师会因为待遇、环境等各方面不适合自身发展而离开。



一些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转公后的老师,的确在为换工作奔忙。安徽六安市一所民办学校转公后,给老师们群发了终止合同的文件。学校表示无法提供编制岗位,如果要编制,老师得自己重新考试。



“高中部老师基本上都是不留的,教育局可以从其他学校调来老师给学生上课。至于小学和初中,教育局都给了三年的就业缓冲期,签三年的代课合同。”该校一位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天津市河西区一所民办学校的初中信息技术老师,正在努力复习考编。但他直言:“现在考编很难。我们这信息技术岗,200∶1。”



外聘校长能否留任,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重新考量。目前,公办、民办中小学校长的年龄均无具体限制。但公办中小学校领导人员一般实行任期制。校长、副校长每个任期一般为3至6年,领导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12年。



这也是北京理工附中分校的家长们正在担心的事,“校长今年已经75岁”。



海淀区教委表示,校长将按照公办学校要求和流程聘任,但总体而言,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基本保持稳定。



“保住教学质量,是转公校长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最难的一关。”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校长均有类似表态。



转公之后,山东省潍坊市一位民办“名校”校长已辞职。她对南方周末记者坦言,老师的去留有很多现实考虑,不是争取编制就能解决。





一位校长的方案

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不久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了转公方案。



该校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韩城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一所民办学校,创办于2017年,隶属于西安交大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部。



韩城市提供办学用地等硬件支持,西安交大输出品牌价值。借助品牌效应,这所坐落在县级市的学校招聘优秀师资时更具有吸引力。这是典型的“公参民”。



“首先是体制机制之困。转公后,一些公办学校的规范会不会干扰民办学校原本建立的绩效考核机制?”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刘鹏表达了两点困惑。“其次就是身份认同问题。长期以来,对‘纯公办’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教育行政部门似乎更信任。没有事业编制的老师就‘低人一等’。甚至在荣誉称号、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种种设限。”



对此,刘鹏在设计转公方案时,作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改制后,学校经费标准(包括教师工资、社保和生均经费)完全按照韩城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标准,不多花政府一分钱,也不要一个编制。



刘鹏回忆,他向教育局汇报方案时,听到此,“相关领导明显松了一口气”。



以此为交换,学校继续采用“校长选任、全员聘任、绩效考核、末位调整、底线熔断”的管理机制,不吃“大锅饭”,按劳分配。



但领导转而提出质疑:“不要钱不要编制,怎么办优质学校?老师工资大幅度下降,都跑了怎么办?”



这些疑问颇具普遍性。对此,刘鹏解释,长久以来,社会都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成本账存在误解。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学校等普遍认为,民办学校学生一年交一万多块钱,而公办学校不收学费。民办学校办学成本一定高于公办学校。



但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民办学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刘鹏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所民办学校一年收5000名学生,收入五千万元。按照师生比例,小学 1∶19,初中 1∶13.5 ,算下来大约需要老师 300 名。



刘鹏曾长期在公办校任教,对公办校的人力资源成本高昂、冗员等问题也有所了解。“一位公办教师的人力成本不仅指教师的到手收入,还要将教育局对五险两金的支出算在内。”刘鹏将此与民办学校对比,“民办学校老师工资看起来更高,是因为原本用300名老师,我们可能只用220名。而公办学校原本300人的定额,可能超额到更多。比如,公办学校校级领导 53 岁,副校级 55 岁退二线,这都要算到国家教育财政里的。”



刘鹏回忆,他邀请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进校测算,对方发现,“弄了半天,他们心目中的‘高价学校’,其实运营成本等于甚至还略低于公办学校的投入。”



刘鹏的方案还包括,严格执行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划片入学政策,学校不择生,学生不择校。



不过,方案再大胆,转公后学校的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据前述辞职的校长回忆,当地教育局支持财政后,首先选派一批其他学校编制老师进校,绩效考核照搬公办学校,缺少激励。虽然减轻了一部分工作压力,但也打击了一些教师竞争的积极性。因此,很多校长在转公方案里,总希望尽可能争取多一些自主办学权力。



新政落地的影响还将持续。有教育机构预测,随着民办名校转公办,在政府和高校“背书”的背景下,报名生源会增多,而中招录取分数线也将逐年上升。



(应受访者要求,刘晓、吴晓棠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余京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yuanxiao/80862.html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