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录取分数线) -凯发一触即发

业内人士揭高校引进马菲博士背后:有学校为完成指标“恶性竞争”,达标前“不管多差的博士都可以进”
2022年7月17日,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高校博士引发争议。 (视觉中国/图)
23名博士,平均年龄37岁,清一色的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就读时间都在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每人引进花费84.4万,包括引进费、科研启动费、过渡性租房补贴、不需解决配偶工作增加引进费,总计花费1900多万。
2022年7月17日,湖南邵阳学院凯发一触即发官网发布的一则引进博士待遇公示引发关注。在这23名博士中,除1人为外校引进外,其余22人都备注为“毕业返校”。
曾担任邵阳学院某二级学院院长的陆浩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这意味着他们都是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至于学校鼓励这种行为的原因,则是为了申请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作准备——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需要达到25%以上。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多位国内二本院校老师表示,学校都在鼓励本校教师攻读博士。除了出于达到硕士点、博士点等硬性考核标准的目的外,一所高校教师的博士比例越高,学校越能在争取经费、项目中赢得优势。
业内人士揭高校引进马菲博士背后:有学校为完成指标“恶性竞争”,达标前“不管多差的博士都可以进”
2022年7月7日,邵阳学院凯发一触即发官网发布的《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这份文件现已被撤下。 (资料图/图)

申硕硬性指标,25%的博士教师
“大部分(老师)都是反对的。”7月18日晚,邵阳学院某二级学院院长刘畅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提到学校这次鼓励在职教师到菲律宾等地读博一事,他有些无奈。
在他自己所在学院,也有老师在此次引进名单中。在他看来,教育学和学院老师本身的专业并不对口,“如果是来应聘的,不对口专业的老师肯定不要,但自己学院送出去的,我们必须要接收,对吧?”
除了认为这一学历含金量不高外,刘畅不赞成这一做法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在这种导向下,那些花费大量精力在国内读博的老师反倒吃了亏,他学院里在国内就读的博士的老师“非常辛苦”,有些获得博士学位需要花上五六年时间,“那以后谁还愿意在国内读博?都跑去这种(学校)了”。
不过,刘畅表示,这是学校层面的事。在他的学院里,除了这位已经从亚当森大学毕业的老师,后头还有六七位。
23名毕业返校的教师是在菲律宾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一批。2019年6月6日,邵阳学院新闻网上发布了两则通告,分别关于招聘在职教师、硕士生到学校外方合作高校攻读博士。
招聘在职教师读博的那份文件显示,学校在编在岗硕士教师可以申请到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和林登大学学院攻读在职博士,3年学业期满且取得学位后,按当年引进博士的相应档次享受待遇。
另一份招聘硕士去马来西亚读博的文件中提到,如达到学校标准,学生读博期间计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取得学位后,可按学校当年招聘规定招聘来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并享受博士引进待遇。
至于这23名教师为何去了菲律宾的亚当森大学读博,而非上述文件中马来西亚的两所大学,刘畅则表示对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而在曾担任某二级学院院长的陆浩看来,学校这么做是“良苦用心”,毕竟学校要发展,首先要过的难关就是“申硕”。
申硕,也就是申请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邵阳学院的发展规划中,有几个被明确下来的时间节点:2023年升格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30年前升格为“大学”,2035年前升格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21年5月20日,邵阳学院召开了一场申硕动员大会。会上,校长彭希林在发言中指出,攻坚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一步”“必须背水一战”。
要达成这“关键一步”,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是硬指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2020年)》规定,除艺术体育类院校外,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的基本条件中,对教师学历要求是,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25%。
与之相比,邵阳学院的师资力量远未达到这一要求。据学校凯发一触即发官网于2021年5月更新的师资信息,学校有专任教师147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职工120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02 人,博士(含在读)452人。
按照这一数据计算,452名博士中,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教职工为204人。即便是将这204位教职工都当作专任教师,占总教师比例不足14%。要达到申硕标准,学校至少还要增加有博士学位的老师220名。
业内人士揭高校引进马菲博士背后:有学校为完成指标“恶性竞争”,达标前“不管多差的博士都可以进”
邵阳学院。 (资料图/图)

博士多了,“就压人家一头”
刘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根据他了解的情况,学校教师中在今年博士毕业的,远比目前已公示的23人多,可能有一百多人。
除了鼓励本校教师在外读博,另一种提高博士占比的方式,就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据邵阳学院凯发一触即发官网上公布的名单,2022年前6个月,学校已引进高层次人才65名,引进费用总计约5700万元。
陆浩所在的二级学院,在2016年由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邵阳学院。他介绍,合并前,学院有约二十位老师,当中没有一位是博士学历,都是硕士甚至本科学历。近些年,通过人才引进方式,才把博士比例提升到目前的20%以上。
对于此次引进菲律宾博士引发的关注,邵阳学院一位负责行政工作的老师拒绝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但表示,“有好多(学校)都在招东南亚毕业的博士,只不过邵阳学院运气不好,才被注意到”。这位老师担心,“这个事处理不好,对邵阳学院的发展影响会比较大”。
湖南某二本大学教师王倩也对去东南亚留学心动过。2020年时,学校下发了一个文件,鼓励在职老师到菲律宾、马来西亚读博。她回忆,当时有中介机构到学校宣讲,在介绍中,中介承诺正常就读时间为三年,容易“混”到学位,并且时间也很灵活,寒暑假期间到国外学习,其余时间可以留在国内,不耽误在国内的教学。
王倩所在大学有十几个学院,光她任职的学院就有五六位老师报名。她最终没有报名,主要是出于对学费的考量,如果要就读,需要一次**十多万元费用。
当时,报了名的老师们也戏说这是“马菲博士”,在她看来,当时大家都很清楚“马菲博士”含金量不高。去报名的老师,主要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现在不读博,要评副教授很困难”。
在广东某二本院校老师徐海波看来,高校教师读在职博士,不论是对学校还是个人而言,都能“从中获益”。
“博士多了那就压人家一头”,徐海波表示,除了达到硕士点、博士点等硬性考核标准,一所高校教师的博士含量越高,学校越能在各项竞争中获得优势。
他举例,比如本省同级学校间要争取经费、荣誉等时,教育厅就要评估学校的水平、前景如何。学校的一些量化指标就成为重要的考核对象,“比如教师发表多少篇论文,教师的职称、博士比例等”。
在他的学校,还没有鼓励教师去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读博的项目,不过每年都会分配给学院培养指标,鼓励老师出去进修或读博,“如果培养指标都完成不了,在对学院考核时,学校会认为学院培养教师的工作没做好”。
徐海波身边有不少在国内读博的高校教师,他们大多选择在职脱产,也就是学校会给他们保留职位,并发放基本工资。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跟学校签订协议,博士毕业后,需要返校待满一定年限,通常情况下在6-8年左右才能调离,“拿了这个钱,就得丧失一些自由”。另外,对于拿到博士学位再返校的老师,一般会按照当年学校引进博士的条件引进。
最近这些年,徐海波也感受到学校间为了到达某项指标而引进博士的“恶性竞争”,比如,有学校以合同制的形式聘用了数十名博士,“一锤子买卖,签两三年的合同”,合同到期时,学校也完成了考核。
在他看来,自己学校“老老实实引进”,现在发现已经被甩在后面:有些学校“一下子博士学位教师数量就达标了”,“我们学校着急了,现在也要开始”。
湖南另一所大学的老师也向南方周末记者举例,为了达成某项评估,其所在大学的博士教师数量没达标,学校当时就发布招聘,招130名博士,招到第80名时,得知已经满足了考核要求,就停止了招聘。在数量达标前应聘的,“不管多差的博士,都可以进”,而此后应聘的,“不管多好,都不要了”。
业内人士揭高校引进马菲博士背后:有学校为完成指标“恶性竞争”,达标前“不管多差的博士都可以进”
菲律宾亚当森大学。 (资料图/图)

“马菲博士”
“读的(中国)人太多了,不建议申请,怕认证时有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向一位菲律宾留学中介询问亚当森学校的情况时,她回复道。
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的信息,在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推荐的36所高等院校名单中,亚当森大学排在首位。
学校凯发一触即发官网介绍,这是一所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932年,创办之初是为了发展菲律宾的化学工业需求。
在英国高等教育咨询机构qs公司与韩国《朝鲜日报》合作推出的2022年qs亚洲排行榜上,亚当森大学排名第601位,和它平级排名的中国高校,有广东工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
2021年11月2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凯发一触即发官网发布的一则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审查的公告中,罗列了5所高校,4所是菲律宾高校,1所是马来西亚高校,亚当森大学名列其中。
对于为何需要认证审查,根据上述公告中提及的一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留学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补充说明》,这是由于境外院校和中介为了营利,借疫情的缘由增开大量在线课程,“通过降低录取条件、毕业要求或缩短学习时长等方式,大肆招收中国学生就读,并声称不需出国就可以轻松获得海外文凭”。
邵阳学院某学院院长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介绍了学校老师在亚当森大学的就读情况:2019年6月,二十多名老师前往菲律宾攻读博士。新冠疫情暴发后,他们陆续回国,之后通过在线网课的形式完成学业。
数位菲律宾留学中介均向南方周末介绍,目前去菲律宾读博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希望能提升学历的高校教师,也有小部分是企业高管。申请亚当森学校的博士,中介报价读完全程在8-18万元不等。
专业选择上,留学中介建议选择热门专业,如教育、公管、计算机等,“中国学生凑齐一个班或者凑齐大部分的可能性还是高的”。
对于博士就读时间,不同中介给出了不同说法。一位中介表示,在菲律宾,博士毕业时间通常在2-3年,比较有弹性,课程一般在八个月左右上完,至于多长时间毕业,要看自己写论文的时间。也有位中介表示,目前,菲律宾博士基本上都要3年才能毕业,特别是在一些学校上了加强审查名单后,“对他们也是一种警示作用,两年半的肯定很少了”。
亚当森大学凯发一触即发官网上的对博士课程计划的介绍也是3年。例如,在邵阳学院23名老师就读的教育学博士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前两年共四学期,用于修读专业课程,第三年的两个学期则用于毕业论文写作。
国内某二本学校老师刘可目前正在亚当森学校读博,学的是管理学。她给出了一个略有不同的视角。
对她来说,在高校普遍要求提升学历的环境下,到菲律宾留学,是她能力范围内可以“够得到”的机会。在国内,读博的内卷“太严重了”,“考博要求越来越高,毕业也越来越难,压力非常大”。她也尝试过申请欧美高校的博士,但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成了她的门槛。申请亚当森学校,不需要考托福、雅思,入学时的英语测验难度大概在六级水平。
学业难度以及学费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刘可没有通过中介,自己申请了学校,一年学费在1万元左右。
她所在的国际班一共20人,除了五六位同学来自印度等国家,其余都是中国学生,高校老师和企业高管大约五五开,“大家比较负责,整个班的学习氛围挺好”。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中,毕业似乎也没那么简单,“我们专业三年打底,院长说满足不了毕业要求,是没法毕业的”。
刘可已经接到学校通知,等到明年,就可以去菲律宾完成线下课程了。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陆浩、刘畅、王倩、徐海波、刘可为化名,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杨蕊菡 谢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yuanxiao/77076.html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