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
上午10时许,在河北省保定技师学院电工实训车间,2019级中德双元制教学实验班(以下简称“中德班”)学生葛紫藤,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河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进行模拟训练。
这个短小瘦弱的女孩儿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操作台,来回走动,有条不紊地将配电盘上的线路布得横平竖直。很快,故障排除,她脸上紧绷的神情松弛下来,露出了笑容。
葛紫藤所在的中德班是保定技师学院中德合作办学特色项目,是河北省技工教育国际化合作的首次尝试。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转型离不开技术人才的转型。“中德班无疑对于我们区域经济对接世界有一定的帮助。”保定技师学院院长崔欣说。
从2018年9月招收第一个班,保定技师学院已经连续招生4年。目前,像葛紫藤一样,很多中德班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定”。
这里曾因技工缺乏导致企业没落地
为何保定技师学院会成为河北省首个落地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中等职业院校?崔欣解释说,德国的制造业水平和职业教育水准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德国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也非常值得国内职业学校认真学习。
因此,2016年,保定技师学院就开始着手与德国南图林根州手工业协会共同探讨合作办学模式,但是一直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转机出现在2018年1月8日,当天一家生产汽车齿轮变速箱的德国企业来到保定市考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保定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拥有以长城企业为代表的汽车整车、零部件和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有100多家。
2018级中德班学生孟凡旭参加德国hwk证书技能考试。学校供图
崔欣回忆说,在交流座谈时,他正好在现场,当时保定市领导想留住这家德国企业,希望对方能在当地投资建厂,为保定市的车企做配套服务。
“如果我们在保定投资建厂,你们能保证提供成熟的技术工人吗?”这家德国企业负责人的问题让现场一度陷入尴尬。
最终,因为缺乏符合德企标准的技术工人配套,这家德国企业没有选择留在保定。
崔欣说,当时他们都感觉很遗憾。会后,市领导便找到了保定市几家职业院校的负责人,要求尽快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工人。
接下来,崔欣带领保定技师学院的老师到江苏等开办中德合作办学比较早的多家职业院校学习,经过反复研讨,确定了办学方向。
2018年5月22日,由保定技师学院、德国南图林根州手工业协会合作举办的河北省首家“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项目”,在保定举办合作签约仪式。
在签约仪式上,保定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说,本次中德合作职业教育项目的启动,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保定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助力经济腾飞。
当年9月,首期“中德双元制教育实验班”正式开班,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30名学生,专业为机电技术应用,学制3 2。
这里的课堂与过去相比具有颠覆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中德班学制为5年,入学注册保定工程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年后获得中专毕业证书。从第4年开始,转段注册保定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级工班,毕业后取得保定技师学院高技班毕业证书,通过德国手工业协会组织的相关考试可以取得国际认可的德国手工业行会职业资格证书。
“德方提供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地企业与学校实际,‘德企校’共同开发本土化‘双元制’课程体系。所谓‘双元’就是指学校和企业。”崔欣介绍说。
保定技师学院院长助理齐新英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中德班的教学过程中,德国专家利用云平台进行监督授课与教学指导。每周教师上课的教案、课时记录签字表、学生的工作页、学生上课学时及学习内容签字表、学生上课的照片等资料都上传到云盘,德国专家对教学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2018级中德班学生参加德国证书hwk证书理论考试。学校供图
同时,他们建立了中德双元制教学班的微信群,任课教师将学生每天上课情况随时拍照发到微信群与专家随时分享教学实施过程,并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向德国专家请教。
“课堂模式跟过去比应该说是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老师和学生都变了。”保定技师学院教务处处长崔志锋说,过去我们常说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但是一直没有特别成功的经验,而现在中德班做到了。
记者在中德班教室里看到,学生的座位不是一排一排的,而是大家围成一圈,学生们踊跃提问,一起来完成讨论和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
另外,中德班的教学与实践联系更加紧密,一般上午理论课,下午就是实践课。
2019年暑假,保定技师学院选派了5名机械专业教师、5名电气专业教师、1名信息技术教师和2名管理教师组成的13人团队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8天的“双元制”教学研修与访学。
“我们以学生身份实际参与到德国‘双元制’的教学环节,经历了原汁原味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对德国的‘双元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施也有了更多思考。”齐新英说。
这里的实习生被评为企业优秀员工
“从第一课起,我们就开始了一种和中学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保定技师学院第一届中德班学生姚嘉伟坦言,我们用的是德国的课程大纲,所有的学习都要求我们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从最简单的启瓶器到复杂的打孔机,直到最后独立完成一整套机电一体化系统。
“课堂上,老师讲的少,我们自己学习的时间多。因为每个同学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大家学习积极性都很高,经常会有同学主动加班学习。”他笑着说,因为兴趣,所以热爱。
他告诉记者,最近老师要求他们,用一周时间完成六套电气柜的组装。时间紧,任务急。但同学们热情非常高,每一组都不甘落后,从老师布置任务,到接线完成,编写程序,仅用了3天时间,都圆满完成了任务。
“每一组同学都非常有成就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学会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他说。
齐新英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中德班都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教学全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引导,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介绍说,中德班第一学期,就会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了解工作模式;第二学期让学生到企业进行铣工模块的教学实训,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对学生进行培训,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学习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和生产工艺要求等内容;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相关的岗位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020年10月,到企业岗位实训时,2018级学生肖一海发现自己学到的内容可以马上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去。
本来,企业为每个学生都安排了一个熟练技工做指导老师,但刚去没几天肖一海的指导老师便因为家中有事请假了,他只能一个人负责一个岗位的工作。一个月后,指导老师回到岗位发现,肖一海不但没耽误生产任务,甚至比他之前的工作量还要多。
年底,结束岗位实训时,肖一海获得了“优秀员工”的荣誉称号。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之前只有正式员工才能拿到这个荣誉,而且也只有少数员工能拿到。
这里的毕业生愿意去工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名,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他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对此,这位代表解释说,近年来,外卖、电商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
而目前,就业市场上,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高级工以上包括技师、高级技师非常短缺。
“我们的一些学生毕业之后,确实去了外卖快递行业。”河北一位要求匿名的职业院校负责人说,他们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对此,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感到非常痛心。”她惋惜道。
在崔欣看来,对于保定技师学院中德班的学生,根本不存在进工厂还是去送外卖的抉择。“我们的学生都非常愿意去工厂,因为在校期间,他们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崔欣认为,深入推进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技能人才,是提升技工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也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
从2019年开始,保定技师学院经过总结、调研,在其他专业重点班级推广了中德合作办学模式。而且,省内外不断有职业院校的负责人来学校参观学习。
同时,国内外多家企业也纷纷表示对保定技师学院“双元制”合作模式培养的学生充满期待,希望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期待“订单工匠”早日上岗。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peixun/44501.html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